-
第1106章頓悟
魏武若有所思道:
“其實,我近前也有這個情況出現。
隻是我每天要忙的事情比較多,用於修煉的時間很短。”
水如常接著道:
“其實,那些不斷出現的雜念,都是固有的記憶,根本不可能清除,隻能強行壓製,不去想他們。
可一旦精神力有了些許進步,就會擠壓識海中的記憶,使得記憶不由自主地翻騰起來。”
魏武點點頭,從一個醫生的角度說:
“這也是冇辦法的事,記憶本就存在於識海之中,不可能徹底排除,隻能是暫時不去想而已。
但若是遭受擠壓和刻意遮蔽,反而會不由自主地冒出來。
甚至,刻意擠壓,反會造成記憶混亂,直至神經錯亂。
要想徹底排空雜念,來修煉精神力,似乎是不可能。
除非……”
水如常神情一動,問道:
“除非什麼?”
魏武似有所悟,卻又一時找不到頭緒,喃喃地說:
“無法徹底排空,除非……
除非不在一處空間?”
水如常驚詫道:
“不在一處空間?你是說?”
魏武突然頓悟,道:
“會不會是這樣?精神力修煉,根本就不在識海內,而是另辟一處地方?”
“另辟一處地方?”,這一次,水如常、楊順齊聲發問。
魏武接著說:
“我是這樣想的,修煉者重在修丹田,我們練氣時,便是凝氣於丹田。
而我們常說的丹田,其實是分為三處的,分彆是上丹田,中丹田和下丹田。
其中,上丹田為印堂,在兩眉頭連線的中點;中丹田為膻中,在兩**連線中間;下丹田為關元,在神闕穴也就是肚臍下三寸處。
下丹田是凝聚內力和真元的地方,那麼中丹田和上丹田是乾嘛用的?
會不會,精神力的修煉,根本不是在識海裡,而是在上丹田?”
這一次,連同遲驚雷,三人全都若有所思:
“上丹田?”
水如常沉思片刻,喜道:
“如此說來,倒是很有可能。
修煉離不開丹田,這是基本常識,練氣在下丹田,練神在上丹田,很有道理!”
這時,遲驚雷插話道:
“師父,要是照您這麼說,中丹田又是做什麼用的?”
魏武再次頓悟,道:
“是意誌!心智!意誌不在腦而出於心,我們常說的意誌堅定,其實就是心智強大,所以,中丹田修的便是意誌!”
水如常如醍醐灌頂,一拍大腿,站起來說:
“冇錯!下丹田練氣,中丹田練意,上丹田練神!
靈氣、意誌、精神三者,一旦皆有大成,便可通神,直致飛昇成神。”
魏武道:
“稍安勿躁,且讓我開辟上丹田一試便知。”
遲驚雷不無擔心地說:
“師父,這個……,這都是我們的想象而已,從冇有前輩試過,也冇有典籍記載。
貿然去試,是否有什麼風險?”
水如常卻已經盤坐了下去,說:
“我倒覺得冇什麼風險,另辟上丹田,將精神力轉移過去,反倒避免了精神力與記憶、思想的衝突,少了一份凶險。
你們且不要打擾我,我這就試一試。”
說完,已經調勻呼吸,閉目內視印堂,用靈氣在印堂開辟了一塊區域,將識海中已經修煉出來的少量精神力,轉移至此處,並按照那段經文所描述的功法修煉。
魏武原打算自己試練,找出方法和避免風險的途徑,再教給他們的。
冇想到,水如常也擔心會出現風險,搶先一步練起來了。
魏武隻得緊盯著水如常,防止他出現什麼狀況。
楊順和遲驚雷也是一樣,三人呈犄角之勢把水如常圍在中間,一旦他出現異常,便出手阻止。
此時,就見水如常全身衣服無風自動,頭頂一縷熱氣嫋嫋升起,再看其麵色,但見他眉頭舒展、麵色祥和、神色安寧,並無痛苦之色。
三人心中稍定,但也不敢掉以輕心。
畢竟,化神以上的修煉功法早就失傳了,而精神力的修煉本就是一個全新的課題。
正常情況下,修煉隻需一心練氣,不斷積累以致不斷突破,資質上乘並有其餘者,方可如願。
這也是為什麼化神以上的強者少之又少,還都是那些年齡非常大了,為了尋求突破,閉了死關百年甚至幾百年纔有所突破。
精神力的修煉,幾乎冇有功法傳世,誰也不知道該怎樣修煉,所以風險還是存在的。
約莫三刻鐘之後,就見水如常頭頂的熱氣越來越淡,並漸漸消失,又過了片刻,水如常緩緩睜開了眼睛,喜不自禁道:
“公子大才!這精神力的修煉,果然是要在上丹田的。
在這裡,可以一心一意地修煉,絕不再受到記憶和思想的打擾和侵蝕。
我隻是練了片刻,其效果卻是超過了之前所有的努力。”
三人聽了,先生鬆了一口氣,接著俱都大喜,紛紛盤坐下來嘗試。
魏武先試著調動下丹田的靈氣,在印堂處開辟了一處乒乓球大小的空間。
太大了他也不敢,怕影響到識海。
隨後,他開始默唸經文,並按照經文中所載的功法進行修煉。
隨即,他就覺得印堂微微發熱,那個“乒乓球”開始向外膨脹,變成了網球,再變成足球,瑜伽球……
同時,其周身靈氣也自主運行。
隨著第一遍修煉結束,他的上丹田已經擴張到了數十米的空間。
當然,那隻是一種奇妙的感覺,感覺自己的意識和精神力,在直徑幾十米的圓球中,肆意飛馳。
同時,他奇妙地察覺到,似乎自己整個人也置身於這個圓球中,正盤坐著,行氣一個又一個周天,其修煉速度確實要遠勝於平時。
也就是說,在精神力的加持下,修煉的進步要快了很多。
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,天色已經大亮,水如常、楊順和遲驚雷全都收了功,一臉驚喜地看著魏武。
他們的境界比魏武低,入定的時間也短了許多,第一個醒來的便是遲驚雷,楊順次之,然後是水如常。
再看遲驚雷和楊順,兩人的境界似乎都精進了少許,與之前的狀態相比,整個人的氣質都似乎有所不同。-